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电话:400-123-4567

公司新闻

科普需要新的打开方式——让科学智慧飞入热门地,成为新的科普打卡地

  3月初,无锡市科学技术协会与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进行了一场线上交流,这场跨越两地的交流,对科技社团作用发挥、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科学普及、青少年科普教育等进行探讨。科普咋“普”,显然是一个共性话题。当下孩子们获取科学知识变得很方便,手机、电脑搜索即得,科普需要新的打开方式,新的“玩法”提高吸引力。

  让科普活动走到热门打卡地,正成为新的探索。“我们正跟相关的商业综合体,热门的休闲、消费地联系,”市科协普及部的工作人员介绍,计划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科普布点”,“如果说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那么我们希望把更多的智慧之树,栽种到孩子乃至家长更容易触及之处。”据悉,目前,市科协已经对接了商业综合体、景区以及相关产业园区,打造科普新场景。

  综合体各取所需 遛娃遛到科学知识

  要不要试试把一只水母带回家养?作为无锡市科普教育基地,无锡融创海世界在今年的科普课程规划中,提出这样的设想。海世界是拥有丰富“宝藏”的天然科普教育场所。“我们通过海世界这个大平台,打造可移动的海洋科普教室,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无锡融创海世界项目负责人王晓猛介绍。

  这里的科普不是灌输知识,而是以多样方式为适龄孩童传递合适的知识。2023年,融创海世界将开启贯穿全年的“海洋研学科普游”计划。3月中旬,首批700人小学生研学游,首批教培机构精品科普游,均已顺利完成。孩子们在游览海世界时,不仅能收获知识,还可以完成与海豚、海狮等海洋动物的互动,这种研学主要针对低龄孩童,一路游玩,一路讲解,汲取知识。同时,海世界有针对海洋基础知识好、接受能力强的孩子的专项课程,通过跟随驯养师学习,喂养、驯养动物,与海洋生物深层次互动。“甚至在考虑让孩子把水母带回家养育一段时间,更能深入了解水母的生物习性。”王晓猛说。

  除了融创海世界,积极参与科普队伍的还有荟聚中心、万象城等综合体,利用商业综合体承办了多项活动,如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作品展、机器人比赛等,社会反响良好。在综合体做科普,也会迎来综合体、家长、孩子、科普机构“多赢”局面。“市科协也在积极探索科普工作新模式,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发展。优化科普资源,引导共建共享,依托各类教育和科研机构,面向社会公众定期开放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研究实训基地。”市科协普及部部长丁伟说。据悉,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等都陆续成为各种形式的科普教育基地,多维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此外,无锡还尝试了“科普+教育+旅游”融合发展。去年划定首批全域科普旅游线路,囊括科学家精神及科学文化普及、科创产业、现代农业、数字产业数字经济、人与自然、绿色生态环境等6个主题8条线路,现已成为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科普体验游的首选路线。

  如何飞入热门地 需要资源整合能手

  “多赢”的可能性,为何付诸实践的不多?综合体里有科普活动场景的,平时并不多见。这其中除了成本问题,还有资源问题。

  “成本自然是要考虑的,”有商界人士坦言,每逢节假日综合体里的场地是比较热门的,把热门时段、地段拿出来做公益,对商家来说是有成本压力和利润压力的。但如果科普活动、科技体验活动,能增加客流,或许也会成为一个消费的“加分项”。那么关键一环就出现了:科普活动,谁来办、办什么、办成什么样?

  既要懂行,又要好玩。要看到,孩子对“先进技术”了解得并不少。“十年前做科普活动,可能是让老师拿着图片给孩子讲解科学知识,让孩子知道水果能够发电。现在的孩子眼界在不断拓宽,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不少自身就有不错的科学素养。”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校长丁伟建挺感慨。事实上,我市举办的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物联网传感创意设计大赛等科技比赛中,机器人、创意编程、AI人工智能编程等已成为不少青少年熟练掌握的技能。

  因此,导入什么样的资源变得很重要。“我们将聚焦产业、科技前沿,吸引顶尖科学家、用好乡贤资源,增加科普活动的频次、提高活动档次,加强科普教育。”丁伟介绍,全市各地的科协也在寻找好的创意,把科普资源可持续地注入综合体空间,甚至景区之中。同时,发挥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科技志愿服务队1154支,注册科技志愿者6.65万名,去年50万人次青少年参加了科协举办的系列科普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我市在全市多个科研院所、企业、校园设立了科普教育基地,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走近科普资源。而如今则是“逆向思维”,让一些高端的科普资源走出基地,到孩子们、家长们的身边,让科普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逆向思维,需要多方面的合力,让科学智慧飞入生活的热门地,成为新的科普“打卡地”。

  打造科普新地标 科技馆已成新期待

  在期待科普资源飞入热门地的同时,更多的期待也指向无锡科技馆的建设。

  在省“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期评估无锡名列全省第一,“十三五”末,无锡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5.8%,位列全国419个地市级第十。随着公民科学素养提升,对本地各级科技馆的期待也更大。从市科协获悉,目前无锡科技馆建设项目已完成了前期研究。

  一旦建立,科技馆有望成为真正的科普网红地、打卡地。据介绍,科技馆建设项目也将充分学习借鉴香港科学馆、澳门科学馆、上海科技馆等先进场馆在功能定位、展品展项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做法,高标准推进建设。

  “要打造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各种场景,更要突出无锡元素,围绕生命大健康等产业中的无锡成果,还可以邀请有能力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入无锡科技馆的建设。” 滨湖区科协主席徐东英希望科普场馆更贴合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强化场景体验感。“要跟着青少年的兴趣走,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要嫁接更多专家资源,提高孩子们的科技眼界;要以科技馆为载体平台,让孩子们有更多前往大舞台比赛历练的机会。”作为学校方,丁伟建则更希望科技馆在“软建设”上有所突破。

  可见,科普要“普”,还得满足期待与需求,赢得人气。(记者 崔欣润、高琼玲)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