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么都躺下了看到这个问题,特意爬起来码字。
基本上这个问题关注的和回答的,都是新加坡SM2系列的小圈子,通过题主的描述和某些答案下的评论,我对这人的道德水平,家庭教养以及品格品德不报任何幻想和希望,完全不希望这一篇答案能唤它从良,可以肯定题主及其家人已经是铁了心的把违约进行到底,跟它讲什么信用,诚信,都属于对牛弹琴,跟它讲这么做之后,对于其他来自中国的奖学金得主,以及今后的奖学金项目带来的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在它看来完全无所谓,跟这种人,我放弃沟通,所以这段话是跟所有其他人说的……
在我来新加坡的时候,很多的政策是很善良的,善良到很傻很天真的程度,比如说手机签约。我还记的我刚来的时候,签约singtel,M1的合约机,拿着学生证去就可以了,跟本地的公民是一样的,签个两年计划,就能拿到一部价格很低的手机,完全不用交押金,按月交钱就好。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在离开新加坡之前,特意的去签一部合约机,当然这些人跟题主一样,就是奔着毁约取得,合约机一到手,一张机票回国了,再不回来,损失由电信公司承担吧。结果呢,电信公司没办法,不知道从那年开始,已经把政策改了,非PR非公民要牵线,必须缴纳押金。
在本地大学读书的,应该知道你大学里面可以申请很多助学金和贷款,甚至买笔记本电脑,都能申请个贷款,非常方便。好像唯一的条件就是需要找一个超过21岁的担保人,很多同学来了之后,唯一的圈子就是这一批留学生群体,找担保人自然就是找早几届的学长帮忙,这圈子又不大,虽然你不认识我,可很可能你的朋友认识我,顺便帮忙问一声,学长能不能帮我同学签个担保,多数都是很乐于助人的。我们这些来的比较早的,年纪够了之后,都帮着很多学弟学妹签过担保,举手之劳嘛。我帮着两个学弟担保过助学贷款,应该还有个我都没见过的朋友的朋友,文件拿来,我签了,就没管了……迄今为止,应该都还上了吧,有一个比我小一届的重庆学弟,就没这么幸运了,他帮着他的一个老乡的朋友担保,贷款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后来这孩子沉迷游戏也不怎么着,奖学金给停了,就这么回国了,当然,也跟题主一样,就不打算回来了,我这个重庆学弟,就很郁闷的,很无辜的,必须得把这2000新币的电脑贷款给他还了,钱是不多,不过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且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除此之外的另一个听到的事件,未经核实,但应该是真的。本地的一个女子JC,招收的是SM1的学生,都知道SM1学生JC毕业之后是可以申请国外的大学的,某SM1女同学拿到了美国某大学的offer,还有奖学金,当然也是有bond的,还需要一个资历足够的人做担保人,该女同学当时是拿到JC校长的推荐信和担保,顺利留美,去了之后,细节不详,但反正也是违约了,所以校长赔了十几万还是几十万刀,自此之后,再没有老师愿意给任何学生做担保,任凭你指天启示也好拿爹妈赌咒也好,老师就一句话,我愿意帮你,但真没那么多钱可赔。此事已过去多年,不知道现在情形好转了没有……
类似的故事还有若干,不尽详述,反正真的是有题主这样的人,自私自利到让我完全无言以对,恨不得把所有的信任都套现,占尽便宜,然后甩手一走了之。它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这些人透支了别人的善意和信任,让后来人用更大的代价来偿还。后来人,和留下来的你我所遭遇到的无端的戒心和防备,鄙夷和白眼,为了赢得信任所付出的超额的努力,都是在为题主和他的同伴们还债。当然它心安理得,还理直气壮……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SM系列的奖学金得主,都是对于这个项目很感谢的,因为这个项目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人生轨迹,给很多人带来了原本可能不会有的人生机会和历练。我们都希望这个项目能够顺利的继续下去,让更多的后来人,能够有机会通过这个项目成长,获益,在我看来这是个好的机会,不应该因为个别人的不负责任不讲信用让这个项目夭折,萎缩,或者提高门槛。所以,如果MOE有任何需要要追查题主,以及其他题主的同类,我个人愿意用我国内外所有的资源,渠道,以及个人的时间来帮助MOE完成这个追诉的程序。我不赞成所谓的人肉搜索,网上曝光,我只是要表达一个态度,对于题主及其全家的这种行为,我强烈反对,并且十分愿意看到题主为它的违约行为付出高昂的代价——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也是题主违约的间接受害人。
哦,为什么称题主是“它”,你匿名了我不知道你是男是女啊……
我看这个问题,一个一个答案地往下看,看哭了。
我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插队,公共场合不大声讲话,坐地铁公交宁愿站一个小时也绝不坐reserved seat,吃完饭能归还盘子的地方我一定会还。在类似这些问题上我对自己的要求无比严苛,我最怕自己给中国丢脸。
我相信一定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你知道当我们看到有题主这样的人,是什么感受吗?
真是日了狗了。
我们所做的一切的一切努力,都没有用。有一个像题主这样的人,我们做什么也没用。
然后我就哭了,我觉得这日子真他妈的难过啊。
我都能想象的到,如果题主这样做了,学校里那个歧视prc的老师会以怎样的口吻在lecture上和200多个人说起这个。我也能想象到,200多个人中的中国人会是怎样的心情。
我们抬不起头啊。
题主,我真心祝福你被MOE发现,被美国学校开除,赔偿全部违约金。
Because you deserve it.
利益相关:在读SM1
本人在瑞士ETH读的博士,在德国的马普所也待过几年,后来在NUS工作过一段时间,现在又回到瑞士。就给学弟学妹一些关于这几个地方的参考消息吧!(太多私信了,没法一一回复,抱歉了。)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在所有的选项中ETH无疑是最好的,因为这是教育品质决定的。在这个只有三四百名教授的学校里,在过去短短的一百年中,产生过二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ETH的硕士不比博士水平差多少。一般情况下,他们毕业的时候大概是博一博二的水准,甚至比德国、新加坡毕业的很多博士水平高。这跟瑞士人一贯追求的高品质是一致的。ETH本身就是以工科著称,EE的品质高,出路也比较好。我觉得这是受教育最核心的东西。另外,瑞士生活品质很高,有山有水,可以滑雪游泳爬山烧烤什么的,白富美和高富帅很多。瑞士国民素质很高,顶级豪车随处可见,但是没有超速、不礼让行人等等不文明行为。而且苏黎世地处欧洲中心,交通很发达,随便就可以玩遍欧洲。另一方面,瑞士的消费奇贵,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是不行的。没有硕士学位的话,基本上申不到ETH的博士(ETH的博士全球薪水最高,瑞士薪水的购买力也是全球之冠)。苏黎世的贵是全球出了名的,一个人一个月估计得一千五到两千瑞郎(一瑞郎大概6.7人民币)。这也取决于自己选择的生活水准。硕士没有工作许可,打工受限,只能做一些零散的工作。这样算下来,ETH的硕士成本投入非常大,虽然它几乎不要学费。这种情况估计卖肾是不够的:)。不过回报也非常好。从eth硕士转博士相对来说比较容易。ETH博士研究生的薪水是一年七万瑞郎(约四十五万人民币,是博士研究生,不是博士毕业生,还没吓傻的同学戳一下官方链接吧)(
Salary | ETH Zurich),让你直接happy到似乎一下子全国解放了,硕士的那点投入也很快就回本了。简而言之,从多方面考虑的话,我觉得这样的付出绝对值得,因为这是教育品质、生活环境、人生阅历等等综合决定的。在其他地方享受同样品质的教育可能付出的学费更多。选择ETH意味着对于高品质的追求(同时也要明白自己即将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被虐出来就牛了)。
NUS的博士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对学术不感兴趣的话,可以考虑。NUS的博士的平均水平不是很高(希望NUS的校友别喷我),毕业后不适合学术圈,可能选择工业界比较好,但是新加坡又没啥工业。新加坡节奏不比上海北京慢,人的压力都很大,基本上博士生不是在想问题,而是在做事,忙忙碌碌,论文也发了不少,但是真正有创新意义的东西不多。这个东西有利有弊。现在评职称都看论文数量,谁会在乎质量呢?NUS的名气比较大是因为学校广告做得比较好,整天吹嘘自己是亚洲第一大学。八九个诺贝尔奖的东京大学都没说话,一个诺贝尔奖都没有的NUS倒是叫得很欢。NUS的科研水平肯定比不上欧洲和美国(好吧,他们确实不是一个量级的,说nus比不上德国的马普所没人有意见吧?),具体到EE的话,估计和清华差不多(喜欢看排名的人请绕道吧,该死的虚假广告,还要害人多久?)。查看一下德国、瑞士、日本、新加坡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大概就对这几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另一方面,新加坡是个华人社会,生活问题不大,地处南亚交通要道,附近也可以玩玩。NUS的博士不需要硕士就可以读,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感觉很奇怪,这不是很水的博士么?别人七年的训练,你三年就完事,怎么保证质量?有人说博士不能以年限来衡量,我觉得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差不多,三年和七年的差别还是有的吧)。薪水方面的话,NUS博士薪水可以养活自己,而且确实跟欧洲大部分博士的薪水(不包括瑞士)不相上下。不过NUS的博士生可以申请学校的住房,可以节省很多钱。不过物价方面来说,新加坡又比欧洲贵一些。欧洲薪水不高(税后1600欧,大概2400新币),但是物价低(大概是新加坡的一半),却要自己租房子(房租大概500欧左右); 新加坡薪水不高(2500新币,大概1600欧元),但是又物价高(大概是欧洲两倍),却不需要在外面租房子;瑞士工资高(5000瑞郎,大概7500新币),物价也更高(大概是新加坡1.5到2倍),租房更贵(大概1000瑞郎)。所以薪水方面比较的话,就购买力来说,新加坡恐怕比不上欧洲,更比不上瑞士。简单来说,NUS的博士生还是学生(跟国内情况类似),欧洲的博士生算是职员(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儿童福利、带薪假期等等)。虽然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展现了他们的种群歧视:新加坡公民是一等,永久居民是二等,其他人员属于三等(很不幸,我这个ETH博士、在马普有过研究经历的科研人员也属于三等公民)。这些人在买房、租房、上学、工作、儿童福利等等各个方面有着天壤之别。千万别被新加坡政府和NUS美好的广告给忽悠了,他们展现的东西可能只是给公民的。虽然有各种不利因素,我仍然推荐的原因在于它的短期效益比较好(不需要学费,而且有奖学金可以拿,况且不需要硕士就可以读,华人社会,比较容易融入,社会体系相对完善)。
跟NUS相反,德国任何大学都没啥名气,但是教育质量都有保证。德国以严谨著称于世,绝对不会出现NUS那种名不符实的情况。他们各个大学的品质几乎是一样的好,不同学校差别不大。最近几年他们为了对抗英美的学校,也开始加大部分学校的经费投入。这就是所谓的德国精英大学。 相对来说TUM的名气大一些。其实德国留学的花费应该比新加坡小,而且能真正学到东西,只是名气不如NUS。现在很多德国的大学都是跟马普所联合培养博士。而且德国的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好,大把的名企随便挑(想想新加坡的企业)。如果在一个都是TUM的公司里,人家愿意要一个NUS的毕业生过来撕比?另外某些德国人会排斥说英语,即便会也不会跟外国人说英语。偶尔会有二逼会说“这里是德国,你要说德语。”你可以直接无视。大部分德国人还是很友好的。不会说德语在生活上问题不大,大部分人都会很耐心地跟你交流,甚至有人在线查字典跟我说英语。德国法律完善,社会稳定,非常安全,不会像美国有人拿着冲锋枪在街上扫射。而且学术成就在那摆着(看看诺贝尔奖获奖人数就知道了),非常牛逼。德国的教育体系非常完善,而且收费低廉(几乎等于不要学费)。德国社会是一个几乎人人平等的社会。我女儿上幼儿园的费用和政府补贴跟德国人是一样的(作为对比,新加坡的幼儿园对于外国人的收费比新加坡人高了将近十倍。外国人在新加坡属于三等公民,跟欧洲人人平等的理念差太多,新加坡政府刻意拉大新加坡人和外国人待遇的差距)。从学术、生活、待遇、未来出路、教育质量等等各方面来讲,德国还是很值得去的(好吧,你得忍受德国足球、啤酒和烤香肠)。
再说说美国,对哥大的EE不了解,但是美国的整体环境不错,而且你有机会参与很多的交流。未来的路比较宽,而且有纯正的英语环境(对比德国和新加坡)。但是留学费用是个问题。那些别考虑钱,未来工作云云都是屁话。这会儿拿出六七十万对家里来说是巨大的压力,即便将来有两个亿有啥用,何况未来不一定有两个亿。简单来说,美国好,哥大不好。哥大的学术声誉有所下滑,就是因为他们榨取中国学生的学费,但是教育质量却得不到保障。就好像你去了星级餐厅,结果他们给你上的是路边摊的烤串,但收的是百倍的价钱(没有贬低烤串的意思,只是举个例子)。你拿着星级餐厅的账单(哥大毕业证)有啥用?
企业不会为你的文凭买单,企业只是想购买你的能力。
真才实学不是文凭给你的,是你自己学来的东西。不要看那些极少数成功的例子,也不要看那些极少数失败的例子,要看均值。不管对于ETH,TUM,NUS还是哥大,都要看均值(那些觉得自己是天才的人就不用看均值了)。你付出的时间、精力、钱以及潜在的成本(如果在国内工作的话,赚的钱和人脉),这些与你收获的东西(文凭、能力、经验、朋友圈、眼界等等)是否匹配。不要留学完了才发现还不如不留学,在国内安安稳稳上班呢,因为人生注定只是一个单行道。
最后,祝你找到自己满意的道路!
高赞补充,初听闻之怒,一怒他怎能做出如此兽事,还自以为荣。二怒 他败坏母校之风。三怒 大学为何能向社会输送这样人才。
但我并不想以正义之名,审判他人,我们与恶的距离,是去惩罚恶,还是惩罚恶人。网络暴力不可取,莫让正义狂欢战胜理性。
但如果能让更多潜在恶魔看到,你毁别人一生,就会有别人给你的人生带来阴影,就会有社会让你尝到苦涩的代价,让正义之剑始终悬人心之上,他们会如履薄冰,保持敬畏。
我希望这些,能是我们讨论的最终意义。
----------------------
原答案
愤怒回答,和此人同校。
此人性格缺陷严重,极度自大,同时不注重卫生,异味极大,特点随身携带一把扇子,同上课苦不堪言。
本科成绩确实专业第一,是论文(非一作)加分加上去的,应该是本科导师帮助,但后来见他在qq空间公开辱骂师姐,听说与实验室关系闹崩,甚至被导师禁足实验室。
因为性格缺陷,虽然成绩第一但保研路也不顺,北大保研面试失败,竟然还在贴吧污蔑北大老师。贴吧原贴已不见,还有吧有与他对质图。贴吧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5377623927?pid=113654346453&cid=0#113654346453
我师师门不幸,发生此事,无论是否真实,实在有辱,师大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不过“烂人烂事要周知才能防微杜渐!”
一句话,显示(证明)了新加坡的中文水平……和马来西亚都一大截距离。
段子太多不提了。
辩论出题,即使中学生也应该知道:正反观点要尽量接近平衡,这样才能体现双方辩论能力的高下,而不会让一方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境地。
打一个比方,你说个命题:新加坡学大秦,超过60岁老人都活埋好不好?
你让正方赢了都心理尴尬好吗?
“请问对方辩友同意把你的父母祖辈加入这个计划吗?”你能你上啊?
其实新冠题目类似的辩题很多(当然我说的可能也不对哈),比如说,作为新加坡的大学生,新冠对我们而言,是机遇多还是挑战多?
新冠面前,更应该考虑集体利益还是个人感受?
面对新冠,我们更应该相信科学还是相信人心(主观唯心VS.客观唯物)?
大学生应该做好本职,还是积极帮助救治工作?
等等。
总之吧,不能没开口观众已经一边倒心理支持一方,暗骂另一边没人性不要脸吧?
各位,我不敢歧视谁,不过新加坡华文闹笑话是一个梗,只是顺便想到而已。
实际情况怎么回事,只有当事人知道。
笑话:“不懂”
刚到新地,需要经常问路。在南大校园里,我用华语问了一个路过的学生,她可能也是新生,于是说“不懂”。我真着急,莫不是这位妹妹只听得懂英语?只好又用磕磕绊绊的英语问了一遍,结果她说: Sorry I don‘t know. 哦,原来“不懂”是“不知道”的意思,而不是“不明白我说的话”的意思。
笑话:“吃饭”
吃饭可是大事。一到中午,高兴的对同学说:吃饭咯。同学说:“我不吃饭,我吃面。你好像很喜欢吃饭哦,每天都要吃饭。”后来才明白,如果要去吃饭了,要说“吃”。吃饭的意思就是吃米饭。
笑话:“臭大”
租住一位可亲的老太太家里,有一次她煮饭的时候把米饭烧糊了,可能是水放少了吧。我说:“哎呀,饭烧糊了”。老太太显然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只好指指她的饭,说,“烧焦了”。老人家还是不懂。后来她自己说:臭大啊。我差点晕倒。原来要这样表达饭烧糊了,是从其味道上加以形容。相比之下,我们说的烧糊了就有点抽象了。(编按:老太太说的应是闽南方言中的“臭干”,念作chao da,是形容米饭烧糊之后,既臭且干。而且,这也不是新加坡华语中的词汇。)
笑话:“巴仙”
去商店买衣服,问有没有折扣。店员说:“五巴仙”。我一听特别高兴,原来今天六折啊。我把五乘以八得了四十,然后以为“仙”是百分比的意思,虽然对于为何要说的这么复杂有点疑惑,还是出于对别人文化的尊重少问为妙。于是自己念叨着80块打六折就是48。店员说不是啊,她拿出计算器算了一下,说,76嘛。我赶忙问为什么,搞了半天才明白巴仙才是百分比(Percent)的意思,五巴仙是只打了百分之五的折扣啊。
笑话:“冲凉”
不管是在浴缸里洗澡还是莲蓬头下淋浴,我们都叫洗澡。后来才知道站着洗澡要叫“冲凉”。有一次给妈妈打电话,说习惯了说“我今天冲凉完了就去学校了”。妈妈叮嘱说:“嗯,虽然是夏天,还是用热水比较好。”我差点笑喷。她还以为我说冲凉是用凉水洗澡呢。
笑话:“吃饱了吗”
这个是我老妈闹的笑话。她来新加坡探亲,我们开始也是租的房子。房东叔叔很有礼貌,第一次见了我妈就问:“吃饱了吗?”我妈那天刚好没怎么吃饱,就一惊,心想:“他怎么知道我没有吃饱?” 后来又琢磨:“新加坡人真厚道啊,还关心房客吃饱了没有,可能是猜到我们初来乍到水土不服所以胃口不好吧。”我妈把她的心理路程告诉了我,我差点笑掉大牙。人家那么问,就跟说Hello是一个意思,就跟北京人从前见面问“吃了吗”一个意思。对于这句问候语,我现在还只习惯回答“吃了”而不是“吃饱了”,潜意识里可能觉得吃饱了容易变胖。
笑话:“暗算”
这个词的本意大家都知道,暗地里算计别人,可不是好词儿。我的顶头上司比较好学也懂得尊重别人,尽可能用华语跟我交谈,我很感激。不过不知道为何他总觉得“暗算”这个词的意思是“心里暗暗估计”,我纠正了几次也没有见效。于是就经常听见他说:“我暗算他们家的价钱可能比我们高不了多少。”或者“我暗算他这次就不参加投标了”。每每听得我心惊肉跳,老觉得他在暗算人家。
中文翻译。
中文告示。
CHINA TOWN中秋节的牌匾。
不是,不同意反对都可以,咱不戴扣帽子的好吧?
上面加大了,这些“笑话”来自于网络,而且好几个是新闻,这帽子我担当不起。
新加坡华人很多是广东福建海南的华侨后代,华语像我们南方很正常啊?有个误会闹个笑话轻松一下怎么啦,评论区好几位不乐意的……那我劝您别听相声脱口秀了,道德批判别人自己不累吗?
不累?那我再说一个。
段子不是我编的,搬运。
来源就是评论区一位提到的“孩子”。
说是有一个人站河边大喊,“哎呀哪个办哟,我啷个孩子落个河里喽……”
路人一听大吃一惊,马上跳进河里救人,可是捞了半天啥都没有,就摸上来一只鞋,然后问那个四川人,“你孩子是掉这的吗?”
四川人高兴的叫,“是得是得,你手上辣个就是我的孩子喽!”
注:四川等地方言把鞋子叫做“孩子”。
好了,又一个“歧视地域”的罪证,我说完了,你们可以削我了。
你瞅啥?
再讲一个笑话吧?
一不小心噢,我就好像误入某教道德堂了哟?
每天都有好几位跳出来说我举方言笑话是“不道德”的,嗯……
吓得我古哥了一下,你猜怎么着?
怪不得古哥被尅了,这么多不道德的内容捏!
里面那个知乎肯定是假的!
百度我没试,肯定没有啦。
要不要把各位道德高高在上的大湿拉个群?
你们继续。
各位,原文里的“笑话”是网络上的,有意见你举报百度去。
不过后面笑话都是我编的,有事我盯着。
更新笑话:
第一次去广东,朋友洗澡竟然只拿毛巾。
我就纳闷:这货香皂塞哪里了?
细思恐极。
我刚去广东,很奇怪的现象:你们家搓澡巾呐?
朋友:我们家有砂纸,不行还有锉刀要不要?
啊这......楼主是想干什么大事儿?嗐,那小翼君就给你科普一下吧!
被执行鞭刑的人群:
1、男性(女性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会被处以鞭刑)
2、年龄18—50岁(未成年人和上了年纪的也是不会被判处鞭刑的)
3、身体条件允许(行刑前医生会对受刑者检查身体)
4、死刑犯人不执行(出于人道主义,不会让死刑者行刑前再遭受身体的痛苦)
犯什么事儿会被执行鞭刑:
1、持利器抢劫(如匕首、长刀)
2、骚扰、强奸罪
3、携带毒品小于15g
4、逾期逗留超过3个月
5、乱涂鸦
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1993年,18岁的美国少年Michael P.Fay在新加坡社区内戳破汽车轮胎,砸毁车窗和涂鸦,因不承认罪行,被判罚款3500新币和鞭刑12下。当时震惊美国,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向新加坡政府求情,时任新加坡总统王鼎昌以尊重的姿态同意请求,将鞭刑调整为4下!
6、其他等等
执行鞭刑的过程:
1、被判处鞭刑的犯人不会被告知哪儿天执行,通常都是执行的当天才会通知,这样做是为了让犯人没有心理准备,时刻生活在恐惧中。
2、每打完一鞭,医生都会对犯人进行身体检查,一旦发现受刑者不能承受,便会停下来。
3、鞭刑的数量为3—24下,这是因为新加坡政府做过实验,一般男性的屁股从顶端到末端可以不重复的排列24鞭。
4、鞭刑会在屁股上留下终身鞭痕。受过鞭刑的男子不可在军队中服役;择偶时姑娘看到屁屁上的印记,就呵呵咯;此外,若再次触犯法律,会因为屁股上的印记加重处罚。
以上,正常生活是没有机会被执行鞭刑的哈!楼主放心,还是老老实实上学去吧!
题主的恐惧值得理解。据说鞭刑非常恐怖。《羊城晚报》曾经报道说,被施以鞭刑的人,屁股上终身都会留下疤痕。
据说在新加坡相亲,菇凉会先检查男子的屁股有没有鞭痕。有疤痕那就拜拜了!那是最好的犯罪记录证明。
行刑之前要先体检,防止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当场被打死。
行刑的人都是搏击或者武术高手。这一点,亲身经历者可以证明,他说:“他两手执鞭,双脚东跳西跳,像在打拳击一样,嘴里还发出呀呀的声音。”[1]
在行刑的时候,犯人脱得赤条条的,被直立绑在一个牢固的架子上。鞭子又粗又长,长达1.2米,事先泡在水中,增加柔韧性。
每打一鞭子,行刑人员都要使出全力,保证皮开肉绽。亲身经历者说:“啪的一下,很快啊...”
不对…是“啪的一下,皮鞭准确地打在我的屁股上,力气非常大,剧痛让我忍不住大声叫了出来,我从来不知道我会叫出那么难听的声音,我竭尽全力去挣扎...除了两只手可以死命地抓住铁杆外,其他地方再也动惮不得”。
“接着是第二鞭。这次我被打得眼冒金星,再也忍受不住了,我脱口大叫:别打了,轻一点。当第三鞭子落在我屁股上的时候,一种难以形容的痛让我不禁哀嚎起来,整个人就像死过去一样,满脸泪水。”
(看完这段描述,老湿我有点想笑,不知道怎么肥事…不过老湿我受过专业训练,无论多么好笑,我都不会笑...)
打鞭子的时候,有医生在场。原因是,一般人挨了三鞭子,就挣扎不动了。有的人会装死,不过骗不过医生。即使休克了,医生也会救醒,看情况什么时候继续。
打完以后,据说屁股上90%的部位都会皮开肉绽,没有一块整地儿。
据挨过鞭子的人回忆,行刑以后,在地上趴了4个小时,不能做,不能躺,不能走,不能蹲,小便还会撕裂伤口。伤口上的血流了几天,第一个礼拜每晚都痛的睡不着。约10天不能穿裤子。
三个星期只能趴着睡,一个月后才结痂。结痂以后,如果还有鞭子没打完,还要继续。[2]
总之,鞭刑还是非常恐怖的,试问谁不想要一个完整的屁股呢?
这要是挨了鞭刑,以后跟美女开房、去澡堂子泡澡、去游泳池游泳、去医院体检...还能开得起玩笑?
很遗憾我没有在NUS就读,但很幸运有机会在NUS任教,也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体验,让想去NUS就读的同学们从另一个视角了解一下NUS:
【和NUS的缘分】
2015年11月7日,有位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人在NUS发表了演讲,当时还在伯克利的我觉得NUS好厉害,NUS的学生好幸运。
2020年春季,拿到NUS和几个美国学校的offer后,我咨询了一下我伯克利导师,问问他对NUS的看法。
他笑着对我说,NUS的排名很高啊 (我猜他指的是QS排名) :-)
我当时感觉NUS是一个很好的学校,但不至于强到那种程度 :-)
我随后跟伯克利导师真诚地沟通了一下,他没有明说,但大概的意思是,计算机方面,NUS比不过美国最top的牛校 (比如Stanford,MIT,Berkeley,CMU,UW),但可以跟美国top 10后的学校compete。
随后,他又说他CalTech的校友John Gustafson就在NUS任教。John Gustafson是个非常直的人,一般不会恭维任何人,他甚至在一个会议上跟我的师爷(图灵奖得主)因为技术问题直接怼起来了:
The Great Debate @ARITH23: John Gustafson and William Kahan
所以,我导师的意思是,John Gustafson的评价应该是靠谱的。我上网一搜,发现John Gustafson之前就在quora写过一篇关于NUS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变得这么优秀的原因:
【师资力量】
和去NUS就读的学生一样,其实去NUS任教的人也非常关心那里的师资,因为大家都是想跟优秀的人一起共事。
NUS最近几年的新晋教职人员水平都非常高。比如,我所在的计算机系,新的教职人员基本都是博士毕业于Stanford,MIT,Berkeley,CMU等CS最top的学校。
我在NUS的title是校长青年教授 (Presidential Young Professor),这个title其实就是想吸引更多人加入,待遇也比美国top学校好很多。《南华早报》之前也报道过校长青年教授:
今年我又看了一下NUS教职的申请者,一大把CS四大的优秀准博士在申请。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我去年就看到一个水平很高的Top2本科+伯克利博士同学被拒了 :-(
这方面感觉NUS还处在上升期,我估计NUS的师资会越来越好。
【学生质量】
我在NUS主要是跟研究生打交道,感觉NUS的生源质量非常棒。比如我实验室现在只有两类学生:1. 本科清北复交等名校的成绩优秀学生;2. 科研能力强有潜力的学生。这是我实验室的主页:
NUS本科的教育也非常好,美国名校博士中有很多来自本科毕业于NUS的学生。
也有很多NUS学生本科毕业后就直接毕业去硅谷工作了。
【校园环境】
NUS的校园很大,而且非常美丽。我去过20多所美国前30大学,感觉NUS的环境和设施都是一流的。
学校各方面的设施也是世界一流的
NUS校园绿化非常好
【生活环境】
另外,我也着重介绍一下新加坡的生活环境和华人社会,因为这对一个人择校也很重要。就像很多人会愿意去一些美国二流学校,因为他们只是想去美国这个国家生活。
与香港不同,新加坡的政策是居者有其屋,年轻人可以轻松地买到舒适的房子。当然,我不是新加坡公民,所以NUS分配给我了房子 (产权永远属于学校)。按照国内这种算法,建筑面积大概200平米:
新加坡国立大学分给我的房子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9992944559808512就新加坡这个城市而言,基础设施非常好,常年排名世界第一: 新加坡基建被评为世界第一!_腾讯新闻
另外,新加坡绿化很好,不愧是花园城市:
新加坡有大大小小340多个公园,居民区平均每500米就有一个公园,绿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5%,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室内绿化也很棒:
令我比较惊讶的是,到新加坡后,我的户外运动变多了 (比在美国还多)。因为,新加坡不仅气候宜人,并且到处都是游泳池,到处都是骑行或散步的路线:
当然,划船和冲浪在新加坡也很方便:
提到新加坡,好多人感觉是个小地方,应该很拥挤。其实,新加坡并不拥挤 (我甚至在新加坡从没见过堵车):
另外,说新加坡小其实是个伪命题: 对中国公民和新加坡公民,去马来西亚是不需要签证的 (代价有点像北京人去河北内蒙古)。对新加坡公民而言,他们的护照对190个国家免签 (欧美发达国家基本都包括),颜水成老师跟我说换上新加坡护照国际旅行其实更方便了。
没有疫情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去马来西亚自驾,或者坐一个多小时的大巴去新山的碧桂园过周末。
另外,新加坡的娱乐还是非常丰富的:最新电影 (好莱坞的或国内的),演讲,话剧,音乐会,赌场等等:
【华人社会】
虽然新加坡官方语言是英语,但其实是个华人社会 (我用普通话在新加坡生活没有任何问题)。
新加坡的安全系数非常高,这其实是留学生家长非常看重的。我经常外出也不锁门,可以让我的孩子离开我的视线玩耍,经常在23点去放松地散步,也没有任何担心:
新加坡特别适合有孩子的家庭,新加坡的基础教育经常被排到世界第一 (新加坡基础教育世界第一,新加坡小学生的一天到底是怎样的?_活动),而且是双语教育,让孩子从小普通话和英语同时学习。另外,我发现到新加坡留学的中国本科或高中学生普遍英语口语非常好,而且趋近于美式发音 (并不是新加坡老华人那种东南亚accent)。比如,我之前带过一个新加坡本科生:
哈佛大学公布的录取数据中,哈佛大学的整体录取率为5.2%,分给中国学生的录取名额低于0.5%,但同是华人的新加坡录取率高达14%,排名第一:
哈佛大学在中国录取率不足0.5%,为何在新加坡却高达14%?_腾讯新闻
饮食方面,由于是华人社会,在中国能吃到的东西在新加坡也基本都能吃到 (现在新加坡遍地是麻辣香锅,海底捞和东北烤串)。
新加坡华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重视,让国人很有归属感:
另外,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应该算是非常好 (合作项目包括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广州知识城等等),淡马锡也在中国投资了无数巨头企业。 NUS在苏州和重庆也都有研究院:
尽管新加坡只有729平方公里 (不及中国一个大城市的面积),小小的新加坡居然是整个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由此可见新加坡的经济实力和对华关系:
商务部:新加坡是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毕业去向】
CS学生毕业大概主要有2个选择:1. 去科技公司;2. 找教职。
科技公司方面,新加坡有Shopee,Lazada,Grab等实力不俗的科技公司。尽管新加坡只有500多万人 (不及中国一个城市的人口),但是Shopee公司Sea Group的市值已经达到1200亿美元,是拼多多市值的1.7倍,百度市值的2.5倍。另外,阿里,华为,字节,Google,Salesforce等国际大公司在新加坡也都有office。
核心制造业方面,新加坡就业也非常好,比如,劳斯莱斯的研发中心也在新加坡 (航空发动机):
https://www.rolls-royce.com/country-sites/sea/our-locations/singapore.aspx
韩国现代汽车在新加坡也设立了创新中心:
https://www.zaobao.com.sg/zfinance/realtime/story20200331-1041651
芯片巨头博通之前的总部也在新加坡。
另外,新加坡在前沿科技的就业是非常好的,比如区块链:
由于新加坡只有两所顶尖学校,这些公司足够消化新加坡的毕业生。
教职方面,NUS表现也非常优异:
比如,我所在的计算机系,去年NUS的CS博士毕业生Shweta Shinde拿到了ETH的tenure-track教职offer,今年NUS的CS博士毕业生Anurag Anshu拿到了哈佛大学的tenure-track教职offer (而且是哈佛很强势的量子计算方向),目前亚洲只有NUS做到了。
同样,北大计算机系的梁云教授和崔斌教授也是毕业于NUS。
由于学术界有向下兼容或同级别消化的潜规则,感觉这才是衡量学校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2022年9月21日更新:
在QS榜单中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排名亚洲第一。其实,还有一个更实在的榜单。美国机构Altrata最近发布了一份全球大学校友富豪排行榜。它定义的富豪标准是3000万美元以上 (全球约有35万人)。NUS在这个榜单也排名亚洲第一 (非美国学校里排世界第二)。希望我的学生们以后带带我 :-)
PS:为了方便大家可以更系统更及时地了解已经被录取或者收到拒信的学生的背景信息,不再这边搜集一点案例,那边搜集一点案例,姐每天专门抽出几个小时时间,把学生们的案例整合在一起,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并且会持续更新,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数据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渠道哈(每个案例都保证真实可查!)
1.定量金融
2.风险企业创业
3.经济学
4.化学科学等理工科
5.计算机等
6.企业开发
7.会计等商科
8.传播学等社科
9.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
10.统计学
11.应用经济学
12.中国文化与语言
1.创业与创新
2.电子学
3.海事管理等
4.管理经济学
5.会计
6.金融学
7.分析学等理科
8.商业分析
9.市场营销
10.土木工程
11.对外汉语教学等
12.应用经济学(一)
13.应用经济学(二)
14.中国与全球治理
1.管理学等商科
2.应用金融学
香港:
英国:
新加坡:
公司名称: 天富娱乐-天富医疗器械销售公司
手 机: 13800000000
电 话: 400-123-4567
邮 箱: admin@youweb.com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